水泥重生:遇上再設計之美
發布時間:2016-1-5 13:44:33 點擊次數:3141
水泥,一種簡單的材料,帶有工業化的烙印,伴著巨大煙囪、規整廠房而起,幾乎遍布地球角落。鋼筋水泥的都市叢林,正是你我棲息的現實所在,它袒露出來的原始、質樸、冷艷,曾與粗糙、不加修飾同義,然而到了后工業時代,它的簡單、素雅與精良,還帶著溫情的懷舊氣息,卻成為設計師青睞的一種素材,不僅風靡于Loft空間,也在家居展上嶄露頭角。
“丁”角幾。
“U”吊燈。
“條”射燈。
“杯”花缽:掛在墻上的杯子長出了綠葉。
“頓”凳子。
“日”臺燈:燈罩有紅、黃、藍三種色調。
作為一種廉價的工業遺存,水泥只是石灰、黏土、礦渣等的混合物,遭遇廢棄變成一種觸目可及的常態。對于當下的建設而言,簡直就是摸著混凝土過河,滿地都是拆遷留下的水泥塊殘渣。但是拆比較容易,遷比較難,因為遷是希望,是美好。拆下來的殘渣是垃圾,而重建起來的又是什么?我們的家園在哪里?當下設計師以他們的行動,訴說一個精神與價值重建之美。
廢物利用:水泥渣變創意家品
法國藝術家羅丹說過,生活不是缺少美,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。即使是大眾眼中的廢物,經過恰當的設計和再利用,例如路邊廢棄的水泥塊殘渣,一樣也能重新煥發生命力,成為極具創意的家居用品。
在新港中路的TIT創意園,“本土創造”是一群擅長于使用水泥的新銳設計師,多年來一直堅持利用廢渣的水泥粉灰進行創意設計?!扒逅盗小笔撬麄儎傇谏虾OD設計展上亮相的2014年新作品。一系列水泥燈具顯得尤為亮眼,粗糲的水泥和建筑回收廢渣被塑造成為簡單幾何造型的燈罩,硬朗的線條下散發出悠悠的光,讓水泥這種并不起眼的原材料重新煥發出魅力。
這種水泥創意不只是燈具,還包括煙盅、手串、盆栽,乃至各種款型的現代家具。不管是小邊桌、托盤或是置物架,都給人一種簡單到好似不需要設計的感覺,但又給人留下想象的空間,讓你覺得很有力量。用濃重的混凝土材質來詮釋藝術,這些設計皆以極簡主義為導向,簡練干脆,帶有材料工藝的實驗性探索氣質。讓人贊嘆的是,經過巧妙的設計,混凝土的生硬和距離感可以變得溫柔可愛,其本身的肌理質感和精致的形體,組成了一種自然的裝飾效果,具有獨特的力量感、素潔感、極致純粹等美學表現。
創建這支年輕設計團隊的是屢獲大獎的資深室內設計師許剛,一開始他并沒有想到環保,而是想做點人文性的東西?!拔乙恢焙荜P注城市拆遷,拆遷是為了美好生活,但為了追求利益會產生各種矛盾?!痹诓稍L中,許剛告訴記者,他們沒有資格做榜樣,但有一顆尊重自然的心,想讓它按照自然的方式流淌?!肮饪课蚁械臍堅蛷U墟也不可能,但這是我希望表達的態度?!?br />
水泥之美:材質不分高低貴賤
從在發明之初一直到現在,水泥主要作為一種建材用在土木、建筑等領域中,不過,現在的住宅一般也只拿水泥作墻地面的毛坯。原因在于:一方面緣于水泥略顯單調,滿足不了多樣化視覺需求;另一方面,水泥地面還存在起灰、傳熱系數較大和開裂等問題。當人們開始崇尚回歸自然,追求簡樸、自然的生活,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把它應用到建筑之外的領域,比如家具、飾品等。
這股水泥復古風的興起,在設計師許剛的眼里,也許并不偶然。從色彩學上看,水泥是一種沒有邊界、可以百搭的灰調?!盎疑詈唵?,簡單到全世界都被它包裹卻毫不在意;灰色最復雜,復雜到調色板上所有顏色混合后才能得到這種混沌之美?!辈还芎唵芜€是復雜,都是一種能量,在孕育著嶄新的顏色。對于產品來說,這新的顏色是心理,是想象,也是一份安撫,一絲禪意?!昂唵蔚臇|西卻蘊含著不平凡?!?br />
對許多人而言,水泥不過是一種粗獷的材料,但通過工業化制造,現代技藝卻可賦予它精良,變的細膩,成為一件產品。但在許剛看來,倘若它還能保留著粗獷的氣質,則又不僅僅是件產品,而是升華成一種美學,一種藝術。
設計哲思:極簡主義回歸本質
作為城市建設最稀松平常的材料,選擇水泥理所當然。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是:你必須用它。然而,一方面,水泥的材料性能讓世界大受歡迎,另一方面,生活在鋼筋混凝土中的人們又對它深惡痛絕。畢竟,在滿足物質生存后,人們還需要精神。在日本,水泥演化出詩意。在歐美,水泥成為前衛建筑的表達。水泥在審美上已模糊了邊界,而水泥還是那個水泥。
在設計師的眼里,水泥是人工的,也是自然的。如何做到讓它與情感相通?與自然相連?鋼筋水泥的都市叢林,正是你我棲息的現實所在,它摩登、疾速、冷艷,如整形過的標準美女,美則美矣,卻差之味道,缺乏別致的體驗。在許剛看來,水泥創意所要呈現的,不僅是產品,更是對設計的真誠。要實現這一點,就要“針對這個世界,保持好奇,保持聆聽,保持踐行?!?br />
“做設計的注重的是創而不在意造,其實造比創更難?!睂λ嗯c新材料結合的再設計,苦、累、寂寞的執行過程帶來無數的失敗、驚喜、沮喪和歡躍。許剛告訴記者,他曾想象釉料能在水泥表面附著結晶,如過去所見的艷麗、清透、瀲滟、或渾厚,第一次實驗的結果是殘敗的糟粕,釉彩無彩,沒有一點瀲滟,沒有一點渾厚,釉彩與水泥“熔”為一體,無法形成光滑有厚度的表層。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實驗,迄今為止,最終也沒有準確把握水泥與彩釉之間的關系。相反的,在從辦公室去洗手間路上,天天見到的五個鑄鐵井蓋,某天在卻讓苦思悶想的他忽然靈光乍現,近似的紋理直接用在盤子的設計上,制造出熟悉的陌生,反而會打動人心。水磨石。在他童年記憶里并不是一種建筑材料,而是歲月磨積下來的生活氣質。當它被制成吊燈時,許多朋友為此創新而驚嘆,乍看似乎是一種懷舊的情懷,實質上是樸實快樂的生活方式?!澳阒恍枰羝颇菍幽?,心帶情懷的吸納世界,自由的思考,創新的點永遠都在那里等你?!?br />
堅持水泥創意的原創設計,這幾年的全身心投入,讓許剛體會到最難培養的是一種素養——對無數細節精益求精的苛求精神。